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的工作方案》的精神,推动诚信教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合,4月2日下午,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副主任韩业全主持会议,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会议伊始,韩业全副主任传达了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强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诚信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还能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助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思政课堂。

备课会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诚信观”,教研室深入研讨将诚信教育融入教学体系的三大路径:在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第十章第三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中,重点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等重要论述,阐释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研讨会上,教师们提出诚信主题“三维融入”课堂策略。一是教学内容融入:在第九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章节中,剖析新时代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典型案例;在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部分,结合诚信社会建设实践。二是教学方法融入:采用“问题链+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等现实问题;采用“案例对比教学法”,引入中外诚信治理案例,如“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与“西方信用危机”,增强学生制度自信。三是教学评价融入:将诚信表现纳入学生实践考核,设计诚信主题调研报告作为期中作业。教师们认为,还可以通过国际比较,在“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中,对比中外政党建设中的诚信治理经验。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让诚信教育入脑入心”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三课堂”联动方案,构建多维育人矩阵。第一课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利用“课前5分钟教学展示”的形式,开展“新时代诚信十讲”微课,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诚信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教研室制定的实践教学方案中讲述“身边的思政课”,鼓励学生分享身边的诚信故事,拍摄“我身边的诚信故事”微视频。云课堂:利用学院的VR虚拟仿真实验室,建立诚信沉浸式体验资源,还原“失信被执行人”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如何将诚信教育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案。教研室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将诚信教育作为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品格的重要切口,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诚信主题思政课堂,为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文图/韩业全 编辑/王梦圆 审核/种法胜)